第20章 行不通就改变,做不到就切细

过去不等于未来,让大家热烈地讨论了一阵子。

“我们后面有时间再继续,先来看第七大条,前半句主要也是讲灵活性的,比如你下班开车回家,走到半路突然发现前面的路坏了,在修路,禁止车辆通过。这时你会怎么办?”夜无声问道。

“切,这还用问,回头绕个路继续走呗!”刘俊有点不屑地回,觉得这么简单的问题还问大家是小看大家的智商。

“完全正确,当我们遇到道路不通时我们会绕道而行,一样会回到家,这个大家都晓得。但换成心理的层面呢?有几个人还能像这样行不通就及时改变呢?比如,父母教育孩子,说一遍不听,又说一遍还不听,还是不知改变,继续重复原来那条路,在心理层面我们更习惯撞南墙而不回头。因为回头意味着我原来做错了,没有人愿意认错。对比我们开车回家会绕行的情况,开车回家有二个重要特征:1、目标明确,我要回家!2、我们不会把开车回家的行为当成我,更容易根据目标来改变。而教育孩子时呢,我们通常忘记了目标,同时把自己的言行当成了我。所以行不通就改变更多是指我们心理层面上,而不是行为层面,因为行为层面上的大家都能做到。这条我们后面再讨论”

“做不到就切细呢!这条也是很重要的一条,让我们变做不到为做到。举个最简单的例子:如何把一把书读完?是不是要一章一章地读?把书切成章,就小了很多;如何把一章读完,是不是要一节一节地读?把章再切为小节;如何把一节读完,是不是要把一页一页地读?如何把一页读完?是不是一段一段地读?如何把一段读完,是不是要一个字一个字地读?像这样,把书--》章--》节--》段---》页---》字。像这样我们把它切得越来越细,我们就越容易来操作。如果我们不了解书,没有切细它,上来就想着一下子读完,那很难,就像‘老虎吃天,无处下嘴’。我们做事情都是这个套路,必需是切细了才能操作,比如,要造一部智能手机,你能一下子就出来吗?一样要切细,切成外壳、屏幕、按纽、摄像头、麦克风、线路板、电池、cu等等各种小部件,每个小部件都做好,最后组装起来才是一部手机。反过来,我们学习也一样,必需一点一滴地学,最后才能厚积薄发。我想起来和陶渊明有关的一个小故事,故事是这样:”

<--------------------

-------------------->

“从这个小故事,我们可以看出陶渊明先生深谙‘做不到就切细’之道啊!再一次证明了,nl是发现,不是发明,一些成功人士都很nl,不管他们学没学过nl。小富,你现在月收入三千,你想变成三万,根据这条预设要怎么做?”夜无声看着温小富问道。

“三万对来我讲简直是异想天开,根本不可能的。如果按照这条预设,是不是应该,把三万切小,每个月提高一二百还是可行的,慢慢累积起来,最终达成每月三万?”温小富弱弱地回答!

“不错哦,基本上就是这样。另外,要注意很多的成就最初就是异想天开,自然喷泉的高度不会超过它的源头;一个人的事业也是如此,他的成就绝不会超过他的信念。你要慢慢升级自己的信念。”夜无声语重心长地说道。

温小富:“哦”

(本章完)
本章已完成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