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78章 忍耐还是拼命?(1/2)

“转不转别的万户又能怎样?”塔喀什叹了口气,他心下真的很纠结,能够投入李易麾下,想必不能亏待了他,至少行军千户长是手到擒来的,只是他真不想加入汉军部队,这是探马赤军将校主流想法。

“塔喀什,你好不知趣。。。。。。”黄桂的身份地位生变化,不再是卑贱的偏军负担,对塔喀什的忌惮轻了许多,眼看对方竟然不识抬举,忍不住了火,给脸不要脸的家伙,自己都做好再次屈居他手下的心理准备。

“哦,那就算了,反正你也在蜀川境内。”李易有些失望,却还是没有任何的失落,塔喀什是勇将不假,却还没有到他十分重视的程度。

塔喀什却有些不好意思,惭愧地道:“我请二哥吃酒。”

“呵呵,就等你这句话,走,吃就去。”李易爽快地大笑,迈步就向营帐走去。

黄桂却心情复杂,毕竟面对塔喀什心理压力不小,这厮不识抬举总算让他不需要去面对。

四月初,阔端即将率蒙古军主力北撤,蜀民松了口气,李易同样出了口气,就要正式行使两路镇守的权力。

风云际会时,道尔达答刺罕来到了李易的衙门。

作为行成都、潼川府路尚书左右司事,李易的衙门就设在城内原四川制置使司内,他自然在里面办公,听到道尔达答刺罕前来,脸色变的相当严肃。

“兵来将挡水来土掩,太尉无需担忧。”被聘为行台参议官叶知秋懒散地说道。就算道尔达答刺罕是阔端的心腹大将,对他而言都是浮云一般。

“请道尔达答刺罕那颜进来。”李易也没有当回事,只是阔端临近北上时,还是要谨慎才是,以免最后一步生出事端,往往最后关头最容易掉链子,当下起身笑道:“还是有些礼节为好。”

叶知秋稍加沉吟,感觉李易做的也不错,勉强站起身道:“也罢,给他些许面皮。”

道尔达答刺罕爽快地笑着进来,当即就给李易个蒙古人执胸礼,直爽地道:“万户长,我奉了大王之命前来,要和万户长商量事情。”

李易目光凌然,有感蒙古人的直肠子,你要是说话委婉些该多好,直接的让人只能答应或拒绝,想归想却要做到顾全脸面,当下脸色和善地笑道:“那颜快请坐,看茶。”

“万户长无需多礼,我就是传个话。”道尔达答刺罕表现的大大咧咧,摆了摆手道:“大王和都元帅商议,生怕南朝大军反扑,万户长的家眷在此不安全,不如到利州安置。”

李易脸色不变,心里却翻江倒海,利州两路是蒙古军重点驻防地,关山险峻相对安全,可惜借口还是相当可笑,成都就不安全了?当他的数万大军是摆设不成。

看来,蒙古军高层还是出现变化,他的家人不可避免的要被留为人质,自己做了那么多,难道真的没有用?

“南朝屡战屡败,蜀川主力早就灰飞烟灭,剩下些许兵马不过苟延残喘,怎能对我形成威胁?”李易很不悦地道,至少把不满转移到对他的轻视上。

“呵呵,这个,万户长就不知道了,自从阔出大王病故,京湖一线的大军在江陵陷入困顿,塔察儿都元帅恐怕再也无法建功,早就开始退入洛阳各地,南朝重新入蜀是迟早的事情,万户长还是早作策划的好,不要到时候什么都晚了。”

李易作为汉军万户长,不是蒙古军最高层,对整个战场并不了解,他只能对大势结合记忆进行判断。

道尔达答刺罕作为蒙古族本部千户长,又是阔端的亲信大将,自然对形势颇为了解。

阔出和塔察儿率十余万人南下,连破襄阳、随州、郢州及荆门军、枣阳军、德安府,由于蒙古军攻势太猛烈了,战斗力又相当的强悍,京湖防线完全的崩溃了。

就在蜀川沦陷时,塔察儿率部猛攻蕲州,宋将孟珙救援,双方展开了激烈的搏斗,想当年围攻蔡州时,两人结成了安达,此时却要做生死搏斗,颇有点各为其主的沧桑感。

好在阔出染上瘟疫,塔察儿对孟珙颇为忌惮,几次交锋也就撤围而去,兵临江陵治城。

孟珙自然不能让蒙古人肆意妄为,江陵府抵近大江,要是失守将会造成荆湖的彻底崩溃,他立即封锁江面。

白天不断变换旗帜和衣衫颜色,晚上就虚张火把,沿江排开数十里的阵势,摆出一副大军来援的样子。

塔察儿不知虚实,认为孟珙得到了援军,认为这厮可是行军打仗的高手,不能等闲视之,蒙古军又被宋军折腾的要命,要打吧!不可能去大江上战斗,整天还要防备宋军袭击,搞的是疲惫到了极点。

此时,阔出又病身亡,蒙古军上下惊恐万分,部分汉军部队竟然公然哗变,被孟珙抓住机会袭击,蒙古军连被破了二十四寨,渡江器具全部被焚毁,死伤颇为惨重,最终掳掠的两万余生民也被宋军解救出来,不得不无奈北撤。

当然,塔察儿对孟珙的畏畏尾,也是宋军获胜的重要原因。

这就是目前的局势,蒙古军高层判断随着塔察儿大军撤退,宋军主力必然对四川展开反攻。

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